首页文化传承人文化传承人-冯海萍

文化传承人-冯海萍

2023-09-06

湟源皮绣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制作工艺,吸引越来越多的保护者和传承人。作为湟源皮绣非遗传承人的冯海萍从事皮绣工作已有16年。作为皮绣的**批研发人员,冯海萍和其他几位合伙人创办了皮绣公司,通过建立就业培训基地、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和重要的刺绣品集散地,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、旅游产品、文创产品等,将皮绣技艺传承、延续和发扬光大。

 “湟源皮绣工艺从简到繁、从粗到精,其间,经历了无数的挫折。皮绣产品研发之初困难重重,没有资料和技术可以参考,采用的皮子弹性大易变形。”冯海萍说,皮绣的特点是没有经纬线,所以不能出错,绣错了再拆,整幅作品就有了瑕疵,因为扎出的针眼怎么绣也盖不掉,因此对技艺的要求非常高。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,研发人员大胆钻研、创新,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,形成了盘、攒、绣等独特的皮绣制作工艺。运用多种针法和颜色的绣线,发挥针法的表现力,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、内质,也使皮绣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更加生动逼真、质感强烈。

经过艺术革新的湟源皮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,题材更加广泛,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、文学作品和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、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内容,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,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除了对湟源皮绣的传承与保护,冯海萍依托皮绣带动了周边农村妇女就业。她将湟源县的留守妇女、下岗女工和残障人士吸纳进她的公司,为她们提供制作皮绣的材料,手把手教授她们皮绣手艺,妇女们学会制作皮绣后,冯海萍就会上门回收皮绣成品,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妇女就业。迄今为止,冯海萍的皮绣公司已先后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,吸纳从事皮绣及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绣娘380人,间接带动1000人。

冯海萍创办的皮绣公司先后被评为“湟源县皮绣、香包传承基地”“西宁市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”“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”,还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“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”称号。

如何让皮绣做得出来,传得下去,是冯海萍时常思考的问题。“接下来,我们将以皮绣生产为纽带,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,进行有效整合,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。”冯海萍说,她还会以传、帮、带的形式,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利用自身的技艺优势,依靠皮绣这个平台增加收入。作为非遗传承人,她也将在保护皮绣这一古老技艺的同时,推动青海民族工艺快速发展。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

Copyright © 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企业资质

Copyright © 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企业资质

播放视频
关闭视频